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慾謀》:從希區考克到朴贊郁

*印蒂亞的成年禮。


會進戲院觀賞《慾謀》的原因,百分之五十是因為印蒂亞(蜜雅娃絲柯思卡Mia Wasikowska飾演)的女主角,另一半則是因為導演朴贊郁。

《慾謀》裡頭,多處向希區考克的《驚魂記》致敬:淋浴、片尾交通警察的墨鏡、金姨媽住的汽車旅館、查理叔叔初次亮相的場景與《驚魂記》男主角竟有巨人般的神似,《慾謀》屋內的旋轉階梯與《驚魂記》內的階梯、兩部電影皆具備地下室與二樓,隨之搭配而出的角色層次。在在令人莞爾,到底朴贊郁有多愛希區考克的《驚魂記》呢?


*像不像與《驚魂記》致敬呢?

朴贊郁在《慾謀》展現出不同的是:凸顯家庭帶給人們的束縛,因此電影開頭印蒂亞即說,成年,亦為自由。庭園與森林與庭外的房間、旅館外的電話亭,處處成為殺人的場景,真正的家庭唯有媽媽(妮可基嫚飾演)的死亡未死。家庭成為查理叔叔最終死亡的終點,印蒂亞並未弒父,而是弒叔,而終獲自由。

*下一個會是誰?

 查理叔叔終生渴望家庭的溫暖,自精神病院出院後,在哥哥的家庭下,死於印蒂亞之手也算是得其所哉。可想而知的是,查理叔叔幼時愛慕的對象,即是印蒂亞,他想回家,正是因為想與印蒂亞朝夕相處。(影片中不停地跟蹤印蒂亞,即是明證。)

*出門別忘了帶傘。

《慾謀》整部片,幾乎是查理叔叔與印蒂亞的諜對諜演出。朴贊郁所有詩一般的影像敘事,皆是配合兩者演出:蜘蛛、地下室的燈、梳髮到整片草原、床上平底鞋到出走高跟鞋。有人也許會說,整部片的劇情不甚可觀,我倒不這麼認為,反倒是因為朴贊郁的影像敘事風格過於強烈,抹煞了劇本原有的魔力。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劇本獨特,才會找上朴贊郁導演。

*印蒂亞目睹母親與叔叔的倫理崩壞。

比方說,印蒂亞為何在學校被欺負?這點沒說清楚。或者觀眾一開始可能無法進入印蒂亞的內心世界,這是因為朴贊郁的影像風格所致:敘事太少而影像繁盛。然而,《慾謀》最為人稱道的,除了查理叔叔與印蒂亞四手聯彈的鋼琴戲以外。可能就是印蒂亞性啟蒙的那一日,從目睹母親與叔叔擁吻的瞬間,乃至於找尋同學入火箭森林,乃至最後查理叔叔幫印蒂亞解圍,用皮帶殺了男同學。印蒂亞目睹男同學死亡的一切,卻獲得高潮的場面,乃至最終的淋浴自慰場景。

*印蒂亞與查理叔叔四手聯彈。

朴贊郁的影像:怪誕、唯美,一位值得追下去的導演。有趣的是,他是哲學系畢業的。

*朴贊郁的影像美學。
《慾謀、Stoker
★★★★/★★★★★(四顆星,崇尚影像美學者必看。)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謊言的烙印》:道德的風向球



幼稚園小女孩的謊言,能對一位大人造成多大的傷害?幼稚園內的群體童言童語掀起小鎮居民一陣維護道德的旋風。《謊言的烙印》描述了小女孩卡拉拉(Klara)說謊後,產生的蝴蝶效應。

*未審先判的集體暴力。

卡拉拉之所以說謊,乃是無法承擔被盧卡斯拒絕的愛、被拒絕的吻,看似純真的兒童,也是會說謊的吧。嬰兒?幼稚園?小學?你記得第一次說謊是什麼時候呢?說謊的最初,幾乎是為了自己好過一點吧。

小鎮上的居民,為了道德(或者正義)而自行宣判並開始獵殺男主角盧卡斯(Mads Mikkelsen飾演)的人格。(不准盧卡斯上超市、透過道德的壓迫,剝奪其工作、愛情、家庭(兒子)、友情的網絡關係。)在在,不也是為了小鎮上的其他人過得好一點嗎?人們的行徑,隨道德的風向球飄盪。我想到的是:楊儒門事件。(從被媒體塑造成為恐怖炸彈客,到為農民發聲的人民。)維護道德的邪惡與純粹之惡,究竟是誰比誰更邪惡呢?

或許,心懷過得好一點,本身就是種罪惡。


人們透過各種手段,讓自己好過一點,因為讓自己不好過的下場,最後只有自殺一途。能夠不殺戮(食肉、或者殺生),而讓人們過得無憂無慮嗎?人存在能否不殺戮(鹿)?不獵殺?因此,宗教的昇華是必要的場景。Mads Mikkelsen在教堂回眸望向最好的死黨的眼神,足以證明坎城影展男主角的實力,並非浪得虛名。
*Mads Mikkelsen的影帝眼神。

鹿與盧卡斯愛狗芬利的死,兩者不也是無辜的嗎?若人(道德意義下地)活著,才是最大的邪惡吧。與其問什麼是人生,或許也可問問,什麼是邪惡呢?

*獵槍與家族傳承。

魯迅的名言:「救救孩子。」若以《謊言的烙印》而言,那就是片尾盧卡斯再次幫助卡拉拉,抱她度過眾多線條的地板。他願意再次陪伴孩子,並不是為了天真或者無辜神情的孩子。是再次的愛。

即使槍聲會永遠烙印在他的心裡。他仍願她在人生的路上,度過重重關卡的人生。亦如他最終送他的兒子一把獵槍,該怎麼使用那把獵槍(家族傳統→人類傳統價值),殺與不殺,成為兒子未來的考驗。

《謊言的烙印、The Hunt
★★★★☆/★★★★★(四顆半,鄉民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