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謊言的烙印》:道德的風向球



幼稚園小女孩的謊言,能對一位大人造成多大的傷害?幼稚園內的群體童言童語掀起小鎮居民一陣維護道德的旋風。《謊言的烙印》描述了小女孩卡拉拉(Klara)說謊後,產生的蝴蝶效應。

*未審先判的集體暴力。

卡拉拉之所以說謊,乃是無法承擔被盧卡斯拒絕的愛、被拒絕的吻,看似純真的兒童,也是會說謊的吧。嬰兒?幼稚園?小學?你記得第一次說謊是什麼時候呢?說謊的最初,幾乎是為了自己好過一點吧。

小鎮上的居民,為了道德(或者正義)而自行宣判並開始獵殺男主角盧卡斯(Mads Mikkelsen飾演)的人格。(不准盧卡斯上超市、透過道德的壓迫,剝奪其工作、愛情、家庭(兒子)、友情的網絡關係。)在在,不也是為了小鎮上的其他人過得好一點嗎?人們的行徑,隨道德的風向球飄盪。我想到的是:楊儒門事件。(從被媒體塑造成為恐怖炸彈客,到為農民發聲的人民。)維護道德的邪惡與純粹之惡,究竟是誰比誰更邪惡呢?

或許,心懷過得好一點,本身就是種罪惡。


人們透過各種手段,讓自己好過一點,因為讓自己不好過的下場,最後只有自殺一途。能夠不殺戮(食肉、或者殺生),而讓人們過得無憂無慮嗎?人存在能否不殺戮(鹿)?不獵殺?因此,宗教的昇華是必要的場景。Mads Mikkelsen在教堂回眸望向最好的死黨的眼神,足以證明坎城影展男主角的實力,並非浪得虛名。
*Mads Mikkelsen的影帝眼神。

鹿與盧卡斯愛狗芬利的死,兩者不也是無辜的嗎?若人(道德意義下地)活著,才是最大的邪惡吧。與其問什麼是人生,或許也可問問,什麼是邪惡呢?

*獵槍與家族傳承。

魯迅的名言:「救救孩子。」若以《謊言的烙印》而言,那就是片尾盧卡斯再次幫助卡拉拉,抱她度過眾多線條的地板。他願意再次陪伴孩子,並不是為了天真或者無辜神情的孩子。是再次的愛。

即使槍聲會永遠烙印在他的心裡。他仍願她在人生的路上,度過重重關卡的人生。亦如他最終送他的兒子一把獵槍,該怎麼使用那把獵槍(家族傳統→人類傳統價值),殺與不殺,成為兒子未來的考驗。

《謊言的烙印、The Hunt
★★★★☆/★★★★★(四顆半,鄉民必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