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S2 潭水滿江湖


回望山陵下的古典詩中的戰爭描述之後, 我們轉向至水的故事,有山的故事才有水的故事,有水的故事才有人的故事,於是從水系說起,例如:淡水河水系。

陳維英(1811-1869),〈淡北八景:關渡分潮〉

「第一關門鎖浪中,天然水色判西東。
 莫嫌黑白分明甚,清濁源流本不同。」

陳維英描繪的淡水河,頗類似於現下九份金瓜石著名的景點:陰陽海。然而,九份陰陽海乃是挖礦所留的金黃色水流與外海的搭配,而關渡分潮乃是自然的河口景色。河水無論是陰陽或黑白的色澤,在文人的眼中,皆成為抒發情懷的中介物,在海水、淡水之間,人們的喜怒與哀愁,就在這一退一湧的過程中,起伏變色,生活實難分明。

*地點:九份陰陽海
那麼,與陳維英同時代的人,如:林占梅(1821-1868),又是怎麼看待淡水河水系的呢?且看〈入青潭口占二首之二〉

「溪流千折轉,雲壑萬重深。
 古寺穿危磴,孤村隱茂林。
 山幽無瘴氣,地僻有灘音。
 偃息長松下,跏趺復鼓琴。」

位於現今新店溪流域的青潭,亦曾為潛園主人林占梅所寫。詩中描述的淡水河水系,清隱、微涼無溽熱感,是個避暑的好勝地,確實是林占梅的所好之地。林占梅與鄭用錫,在清代的竹塹(新竹)地區是著名的的兩大家族勢力,才氣縱橫的林占梅,於1849年設計建造新竹潛園,為北台灣第一座的園林造景,也曾與詩友們組成潛園吟社,可見其風雅之姿,如此文人,遊如青潭之景,造就今人得以以詩觀今景。

除此之外,日治時代,在台灣的日本漢文人:籾山衣洲(1855~1919)也留下〈泛青潭溪舟〉一詩,(《臺灣日日新報》190276日。):

「青潭之溪來自萬山裏,折處為淵奔處湍。
 碧玉乍碎如雪濺,中流擊汰夏冬寒。
 江波渺渺日之夕,棹至石壁月生魄。

 上有磔磔鶻鳩之陵樹,下有沉沉潛蛟之窟宅。
 一磬不響山僧眠,大悲閣上歸雲積。
 忽聽舷頭聲琅然,是誰誦出赤壁篇。
 何處橫笛來相和,餘音嫋嫋與水連。
 山如好友洒如淮,拍肩一笑比洪厓。
 浦煙飄渺古亭渡,煙火荒涼公館街。

 君不見今古茫茫一邱貉,百年不待自銷鑠。
 及時行樂聊復爾,吾鬢蕭颯吾齒落。
 只願長向名山藏詩卷,難學千年遼東來歸鶴。」


*南菜園唱和集內頁插畫,描繪南菜園之景
籾山衣洲(1855~1919),於日本殖民期間,曾兩度來台,一次是1898年,來台擔任《台灣日日新報》漢文欄主筆,1904年離台,再次來台的時間為1914年,同年離台。他的生平見證了日本漢文學逐漸沒落的過程,首度來台時,受兒玉源太郎的重用,於今日的台北古亭的別宅:南菜園,與台灣漢文人一同吟詩,唱和,1900年編有《南菜園唱和集》,曾在台灣創立穆如吟社,亦加入日治時代最早創立的古典詩社:玉山吟社,為日治初期重要的在台日人漢文學家。

〈泛舟青潭溪〉詩末展露出對於人生逐漸邁入晚年時的唯一心願:以文學留名青史,在那個時代,漢文學逐漸被新學、新文學超越之際。我們看待這批來台的日本漢文人們,除了以去殖民、抵殖民的方式,察覺這些日本漢文人們與台灣總督府以漢文同文的殖民政策攏絡台灣文人之外,也不要忘了籾山衣洲,這種以文學作為其畢生的純粹信念,最終,來台開拓「第二春」的人生漂泊之感。

在新學逐漸取代舊文學,成為顯學之前,李碩卿(1882-1944)寫的〈觀臺北水源地〉,(《臺灣日日新報》,19111120日。)則說明了何謂「殖民現代性」:

「源泉滾滾盈科起,出沒神龍仰復止。
 忽而騰天忽在淵,奔流奮激無終始。
 繄則怒號風濤聲,縱如三峽星河鳴。
 蜿蜒屈曲極變幻,百千萬竅輸通靈。

 始識天公不若人工巧,搏激灌注抒經營。
 溪流千尺水潺潺,遏而仰之水上山。
 絕勝天公施惠雨,恩波澤及千萬間。
 循環市井飲皆甘,高隔層樓手可探。
 不惟利人兼利物,天漿玉液佳且湛。
 
 君不見屈尺峰頭電氣發端尤奇妙,以水濟火相照耀。
 電光閃爍水淙淙,陰陽磨盪出機竅。
 郡城艋津及稻江,三市街皆蒙一照。
 天一生水地生火,水火相需萬物肇。
 長始萬民食德兼飲和,乾坤朗徹水環遶。」

彼時的臺北水源地,如今是自來水博物館的所在地。彷彿歷史自己在述說著,殖民者終將遠離,古典是永遠的現代,在殖民性與現代性兩者之間。

提到新店溪,自然不可忽略的自然景點:碧潭。且看高士穆,〈遊新店碧潭三首〉之三,(《臺灣日日新報》,1932724日):

「瑠公圳外水聲遲,五載重來鬢未絲。
 樹為無名偏得壽,峰緣如削始能奇。
 石環古岸防新漲,苔蝕蒼崖失舊詩。
 少憩幽亭茶破睡,微風似為一人吹。」

*地點:碧潭吊橋望小山景
或者是張碧峰,〈新店碧潭橋架設喜賦〉,(《詩報》189期,19381117日)

「懸案斯橋歷數秋,如今架設願初酬。
 安坑農產資開拓,新店商機力轉遒。
 彷彿長虹橫水面,幾移半月挂江頭。
 佇看來歲竣工日,接厲無關任急流。」

碧潭吊橋為1937年建成,比較兩詩,正巧於碧橋建成的前後之間,前者以記憶瑠公圳與碧潭間的關係,重遊碧潭時的閒適感;後者以彼時現代感十足的碧橋為題,樂見碧橋建成之日。

依照後見之明看來,碧橋成就城市的繁榮並非虛言,與今日碧橋附近的橋梁美感而言,彼時所建的碧橋原型,算得上是典雅又大方。人們就在橋上走呀走,從彼岸到此岸,從此岸到彼岸,望江湖許多事,匆匆一世。

*颱風後的碧橋,有老婦想望碧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