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林肯》:召喚林肯式精神



*林肯是誰?
《林肯》並不只是一部傳記片。

它關係以美國為主導的自由、民主、人權,究竟所謂何物?林肯這號人物,如何具備與他人未有的遠見,又如何以「民主」說服(實為利誘、威脅?)的眾議院表決方式,在南北戰爭尾聲,通過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廢除奴隸制,以捍衛人類生而平等的理念。

《林肯》並未從頭說故事,開場選擇從1860年代的南北戰爭,從開場畫面,觀眾可以發現《林肯》企圖塑造林肯一生的使命,實與人民(尤其是黑人的命運)密不可分。

此外,在公(國家)與私(家庭)的衝突之間,是編劇Tony Kushner塑造林肯成為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必經之路。Tony Kushner改編《Team of Rival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一書(中文譯作:《無敵:林肯不以任何人為敵人,創造了連政敵都同心效力的團隊》),電影《林肯》已經做出良好的示範:如何將人的一生,切片擷取精華,經由影像呈現,尤其是在剪接方面的傑出表現。

此外,幾次庭上的辯論,則令人想起華依達(Wajda)《丹頓事件》中,那位在法庭激昂闡述信念的丹頓。相較起法國大革命的丹頓,南北戰爭時期的林肯,顯然務實許多。至少在電影裡頭,林肯從未親上火線與反對派辯論。
*林肯。

林肯深知如何運用人民賦予他的權力,為了在南北戰爭和議前,使眾議院通過三分之二的憲法修正案,他利誘、威脅、運用半欺騙的方式,達成修正案的通過案。林肯的悲劇模式不同於丹頓,他完成他的歷史使命才喪命,丹頓則是純粹的悲劇英雄。

《林肯》用大量的對白,使林肯講述各種故事,以傳達其政治目的與理念、運用數學定理說明何謂真理?運用對白的流轉,灌輸讀者,召喚當時的歷史情境,引領觀眾進入思考:為什麼是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為什麼是林肯?林肯精神所謂為何?讓林肯這號人物,不再只是美金上的肖像罷了。

走出戲院之後,也許我們該問問台灣電影從業人員,既然十元硬幣的莫那魯道,都拍成《賽德克巴萊》了,那台灣何時拍攝關於十元硬幣的另一名肖像:蔣渭水先生呢?

《林肯、Lincoln
★★★★/★★★★★(四顆星,人物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